读《中小学数学》编者语有感
苏州市吴中区东山实验小学顾晴
我前些天阅读《中小学数学》,看到《“找规律”课堂实录与反思》一文后有编者这样一段话:“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。’这是个典型的“似是而非”的说法。实际上,就数学知识的学习来说,人类从两千多年前就已经不是这样认识问题了。那时侯人们就已经认识到数学是素质教育,是培养人的理性思维能力的教育,是教会人们正确的思维和表达的教育,是使人更聪明的教育……”
“数学教育是素质教育,数学知识的掌握对一个人来说并不构成生存的必要条件,但对一个高素质的人来说,数学的训练具有必要性。这种必要性并不体现在生活的需要上,也不体现在职业需要上,而是体现在数学的学习给他提供了素质、提供了这个人能够高水平的认识和处理过去、现在、将来的.事物以及近到咫尺、远到河外星系的事物。”
现在的数学教学提倡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,把数学的知识运用到数学中去。《数学课程标准》中也指出:“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,要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。”是的,无论从数学的产生还是从数学的发展来看,数学与现实生活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。数学推动了科学的纵深发展,它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的各个领域。无论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天气预报、储蓄、市场调查与预测,还是基因图谱的分析、工程设计、信息编码、质量监测等等,都离不开数学的支持。但是数学的知识只限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吗?如果学习数学只是为了能够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,那么对绝大多数人来说,生活中的数学的运用,有小学前三年的数学知识就足够了。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没学过数学,但生活中的算计一点也不糊涂,原因就在于作为经验的数学是可以无师自通的,而作为科学的数学、作为存在于数学中的科学规律或思维规律,则是一定要在学校、在课堂上才能够学到的。